日内瓦讯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于本周五作出最终裁决,维持对俄罗斯奥委会(ROC)的全球禁赛处罚,这一决定意味着俄罗斯运动员将无法以国家名义参加2024年巴黎奥运会,但符合严格中立条件的个人选手仍可获准参赛,这一历时数年的争议再度引发国际体坛对政治与体育边界的激烈辩论。
2015年,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指控俄罗斯系统性操纵运动员尿样检测数据,掩盖大规模兴奋剂使用行为,2019年,WADA对俄罗斯开出四年禁赛罚单,后因上诉缩短至两年,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奥委会(IOC)进一步建议全面禁止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运动员参赛,尽管ROC多次上诉米兰体育官方网站,CAS此次裁决明确支持了禁赛的合法性,理由包括“证据充分”及“维护体育诚信的必要性”。
根据CAS裁定,未公开支持俄乌冲突、且未与军方或国家安全机构有关联的俄罗斯运动员,可申请以“中立身份”参赛,这一过程充满争议,国际田径联合会(World Athletics)等组织已明确禁止所有俄罗斯选手参赛,而国际泳联(FINA)等机构则允许中立资格申请。
“这根本不是公平竞争,”俄罗斯游泳名将叶夫根尼·雷洛夫在社交媒体抗议,“我们被迫在政治夹缝中求生。”数据显示,东京奥运会中仅有335名俄罗斯运动员以“ROC”名义参赛,较里约奥运会减少42%。
CAS在裁决书中强调,禁赛米兰体育“不构成对运动员个体的惩罚”,而是对“国家系统性违规行为的回应”,但法律专家指出,此类集体处罚可能违反《奥林匹克宪章》第44条“体育非歧视原则”,哈佛大学体育法教授迈克尔·斯特劳布认为:“CAS试图平衡惩罚与包容,但实际效果是将运动员工具化。”
俄罗斯政府则斥责裁决为“西方政治操弄”,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称:“体育仲裁已沦为意识形态武器。”美国奥委会主席苏珊·莱昂斯表态支持禁赛:“维护干净的体育环境必须优先于地缘妥协。”
多国奥委会对裁决意见两极分化,英国、加拿大等10国联署声明要求全面禁赛,而中国、印度等国呼吁“体育去政治化”,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试图折中,提议成立特别工作组评估中立运动员资格米兰体育,但未平息争议。
运动员群体同样分裂,挪威越野滑雪冠军约翰内斯·克莱博称:“让违规者参赛是对诚实运动员的侮辱。”而希腊撑杆跳名将卡特琳娜·斯特凡尼迪反驳:“惩罚从未服用禁药的运动员毫无道理。”
禁赛风波已波及商业领域,巴黎奥运会赞助商安联保险被曝因“品牌风险”考虑缩减合作,俄罗斯威胁退出2023年喀山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承办协议,可能导致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FISU)面临数千万欧元违约赔偿。
此次裁决被视为CAS成立40年来最具政治色彩的案例之一,瑞士洛桑大学全球体育治理中心主任让-卢克·沙佩尔警告:“如果体育仲裁无法摆脱大国干预,其公信力将彻底崩塌。”
随着巴黎奥运会临近,俄罗斯运动员的中立资格申请将于2024年1月截止,而这场围绕体育仲裁的角力,或许才刚刚开始。
(完)